close

//佳句

有些實際存在的事物,是最平淡無奇、無處不在又十分重要的,而且往往也最難看見、最難談論。

 

*文理教育的用意,並不是知識填鴨,而是讓你「學會如何思考」。這或許聽起來會讓你們感到有些受辱,但其實

 這一點也不侮辱人,因為真正重要的課題,其實和思考能力無關,而是和選擇思考的內容有關。

 

*彷彿一個人看待世界最初始的角度,以及他的經驗所代表的意義都是與生俱來、難以改變的,或者像語言一樣,

 是汲取自文化的。彷彿我們建構意義的時候,也並不是出自於個人自覺的、刻意的選擇。 

 以至於人的傲慢,也是如此。

 

*我認為文理教育中所謂的「教導我如何思考」究竟意指什麼:是對於自己和自己深信不疑的事物,不那麼的

 傲慢自負,還要具備一些「批判意識」。因為事實證明,往往我們不假思索就全盤相信的事物,絕大多數都

 是錯誤不當且受到蒙蔽的。

 

「學習如何思考」,其實是學習掌握自己的思考方式以及思考內容。這代表要相當自覺並警醒,來選擇

 你的注意力要放在什麼地方,以及選擇你要如何從中建構意義。

 

*你們所受的文理教育,其真正的意義在於:讓你在舒適、富足的成年生活中,能夠免於行屍走肉,不受制於

 你腦袋中天生預設那完全如帝王般獨一無二的自我中心,日復一日。

 

*因為交通壅塞、走道擁擠、結帳隊伍很長,我就有了思考的時間。若我沒有對於要把注意力放在哪裡做出有

 意識的選擇,那麼每次當我去採買時都會感到憤怒與痛苦,因為就我天生的預設值而言,這所有的一切都與

 我有關,和我的飢餓、我的疲倦、我只想回家的慾望有關,而且無論如何,怎麼看都像每個該死的人擋了我

 的路。

 

 如果要選擇這麼想也可以,但這麼想已經簡單到根本不必做選擇,因為這就是天生的預設值。我就是世界的

 中心,應該由我的迫切需求和感受來決定事情的輕重緩急;當我運作出這種無意識的信念時,就會不知不覺

 中經歷成人生活中充滿枯燥無趣、繁忙勞碌的生活。

 

*或許我可以勉強自己這麼想:在超市中排隊的每個人,或許和我一樣心煩而沮喪,又或許有些人的處境其實

 比我更加艱辛、乏味而痛苦。如此一來,你確實學會了思考和集中注意力的方式,那麼你便會明白:其實你

 有其他的選擇。

 

*唯一絕對的真實,是你決定試圖用什麼方式來看待。這就是我認為真正教育的自由,以及學習如何自我調適

 的自由。你會有意識地決定什麼有意義,而什麼沒有意義。

 

*我們唯一能選擇的,只有要信仰什麼。如果你重視錢財物質,將生命的真實意義寄託其中,那麼你擁有多少

 都不足夠;若你崇拜外在美貌,那你便總會覺得自己醜陋,當歲月的痕跡開始顯現,在他將你掩埋之前你就

 已經死過百萬次了;若你崇拜權力,你便會覺得軟弱、感到恐懼,便需要更多權力來支配他人才能壓制恐懼;

 若你崇尚自己在別人眼中聰明機靈,那麼你始終會覺得自己愚蠢。

 

 這些形式的崇拜都隱藏著害處,並非因為這些是罪惡的,而是因為他們不具意義,這些都是天生的預設值

 

*在「真實世界」中,並不會阻止你運用天生的預設值,因為人類、金權與權力所組成的這個世界,會以恐懼、

 恥辱、挫敗、慾望及自我崇拜為動力,推著你前進。當今的文化已經運用這些力量創造出非凡的財富與個人

 自由。

 

 然而,真正的自由並非如此。真正的自由,意味著注意力、自覺、自律和努力,以及真誠地關心他人,

 並且每天都一再地用無數瑣碎微小而乏味的方式,為他人犧牲奉獻。這才是自由,這才是學習如何思考。

 

 與這種自由相對的,就是沒有自覺、天生預設狀態、無止境的激烈競爭,始終對於獲得與失去感到折磨與痛苦。

 

*這是教育真正的價值,和成績、學位完全無關,只與「自覺」有關,自覺於什麼是真實與重要的。它隱藏在

 我們周遭平凡無奇、無聊的生活中,於是我們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自己:「這是水。這是水。」

 

==================================================

這本書小小本的,裡頭每一頁的邊際空白也很多,讀起來相當的舒服,不會感到壓力,正好是我喜歡的類型

作為一場向畢業生發表的演講,老實說,這真的一點都不鼓舞人

但,比起一堆打高空、不斷激勵人的演講,我反而覺得這種述說現實殘酷、生活乏味的內容才是「真理」

 

不同於一般激昂的畢業演講,華萊士選擇告訴畢業生們:其實畢業之後的成人生活,就是日復一日的乏味

面對這樣充滿繁忙、壓力、枯燥乏味的生活,人們大多數都會以那些內建在我們體內的天生預設值去面對這一切

也就是,在看待每一件事情時都以自我為出發點,認為都是別人擋我的路、都是別人的動作太慢、都是別人的錯

而更慘的是,我們大多數都如此放任大腦以預設值操控著思想,進而產生很多負面、激進的情緒

 

但這樣面對生活瑣事的態度與想法其實根本不算是一種選擇,因為,即便不選擇,它早已存在

然而,若是身為大學畢業、受過多年文理教育的我們,出了社會還是這樣看待事情,那教育的意義何在?

因此,比起對畢業生強調美德、將心比心等外在行為的表現,華萊士追根究柢,強調內在思考的重要性

他不斷的強調「選擇」與「信仰」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必須選擇以某種方式,來改變或擺脫自己與生俱來、

內建的預設值(即自我中心的意識),避免用自我中心的眼光來看待並詮釋萬事萬物。

 

其中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唯一可以選擇的,是我們到底要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

畢業之後,失去學校的庇護,我們都必須靠自己的雙腳、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對世界、面對生命

面對財富、權力、工作、生活、慾望、誘惑等重重難題,我們到底該遵循哪一種價值觀呢?

人們常說:一樣米養百樣人,為什麼有的人就是能夠在艱難中依舊追求自我成長、處之泰然?

而有些人就是會沉溺在膚淺的榮華富貴的輪迴中跳不出來呢?

這一切,其實很簡單,卻也很困難,一切的答案都在於:腦袋裝的東西不一樣。

 

若是腦袋中滿滿都是天生預設值,例如:權力、外貌、虛榮等,那永遠也沒有滿足、足夠的一天

若是腦袋中懂得轉念、懂得改變自己著重的焦點,則不會那麼輕易就受到外界的控制與影響

之前讀過一本書提到:「選擇要什麼很重要,但選擇不要什麼更重要。」

要成為一個貪心的人,成為一個什麼都要的人那還不簡單?

但要成為一個清楚字到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並勇於取捨的人,卻是相當不容易

只有當我們確實地做到選擇捨棄,我們的決定與行為才能夠真正體現出自我的價值

 

例如,為了追求權力、或更多的財富,黑心商人或企業選擇做出違反法律或危害社會、世界的行為

他們只在乎自我的利益,在他們的腦中,其他人的利益死活關他何事?

摁,這些商人或企業就最好保佑一輩子都不會被揭發出來,不然以現今的網路發達程度

一旦消息曝光,長久經營下來的品牌價值不全毀才有鬼(典型案例:頂X、鼎X麻辣鍋、胖X人…)

 

而那些長期確實執行CSR的企業,不僅做到維護他人的利益,也因此間接強化了自己的價值

台積電、誠品、玉山銀行、歐萊德等等等做好榜樣的企業更是多到數不清

這些企業大多數都做到策略性公益,長期地做到社會貢獻,有些甚至因此成為自己的競爭優勢之一

 

最後,我還是始終相信:你相信什麼,你的世界就會是什麼,而你就會是什麼。

同樣身為準畢業生的我,期盼未來無論五年、十年之後,我依舊能夠是這個懂得體諒他人的人

依舊是個長期培養閱讀習慣、或許偶爾耍耍廢但永不失去上進心的人:)

 

arrow
arrow

    lulala0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