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所謂的思考究竟是在做什麼?有時候有人會請你再好好想一想,但所謂的『再好好』到底要怎麼做才好?」

 

「好好思考,其實意外地很難。」

 

「思考的內容很重要,要明確針對某些東西去思考,不可以被其他事物分心。」

 

「先入為主的觀念無意間限縮了人們思考的範圍,例如:搭飛機當然要坐著。但假使脫離這項常識、自由思考的話,也許可以讓所有乘客都像搭捷運那樣站著搭飛機也不一定。」

 

「時間有限,先入為主的觀念讓無數的事情先變成理所當然,思考內容狹隘的同時,也讓思考更能化為可能。」

 

「要令人滿意地思考似乎非常困難,有各種東西在不知不覺中左右了思考,而且大部分都存在於自我的內部。這些東西有一部分構成思考不可或缺的前提,因此無法全部去除。」

 

「思考」的圖片搜尋結果

什麼叫思考?怎樣想才叫做有意義的思考?

這個問題或許很多大人自己都回答不出來

 

對我來說

一個正常的思考過程,是指「人,針對某個特定的人事物或事件,全面性或部分性地去觀察狀態,在不斷獲得新資訊的過程中,去進行分類(例如:是非對錯、好壞優劣等)、解釋闡述並進一步加入個人觀點與價值觀評論的過程」

在我落落長的定義中,思考包含三項要素:

  1. 特定且明確地思考目標
  2. 理性觀察後的客觀資訊
  3. 融入個人觀點與想法的評論

 

沒有特定思考目標,只是很發散地想,是想不出什麼好東西的

因為思考的過程不構縝密與有秩序,想出來的東西也不夠聚焦或有條理

以最極端無特定目標的思考就只是一種放空

 

而思考的過程一定要包含理性且客觀的資訊作為依據

盡量避免只是以個人立場與感受出發去看待每一件事

若能以明確的數字或證據輔佐思考,當要向別人說明想法時也會更有說服力與公信力

 

而最後也是我個人最重要的是,思考過後的產物,一定要包含個人的想法與價值觀

重要的原因倒不是要產出過於主觀的言論

而是「訓練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若思考過後的產物都只包含理性且客觀的資訊輔佐,那只能算是「整理資料」

唯有加入每個人不同的想法與價值觀時,彼此的思考才能激盪出更多了火花

而這項思考的能力,往往也是在區辨一個人是否盲從或有獨到見解的重要關鍵

 

思考的過程很累欸!為什麼一定要思考?

一個人若不自己獨立思考,就會變得習慣聽從別人的意見

一個人習慣聽別人的意見久了,其所作的行為就會變成別人叫他做什麼就做什麼

一個人習慣聽從別人指示行為久了,其性格就會變得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歸屬感與立場

久了,你覺得這個人的人生會過得怎麼樣呢?

而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呢?自己決定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lala0310 的頭像
    lulala0310

    秋秋_♥

    lulala0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